|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保险 > 保险要闻 > 正文

关于四川省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4)

时间:2019-02-04 01:01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八是坚持财力下沉,基层财政保障能力有新提升。将原为省级收入的金融保险业增值税调整为省与市县按照50:50比例分享,2018年市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9.8%,比2017年提高0.8个百分点。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有力保障了县级运转和基本民生支出。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2018年下达市县各项转移支付4176亿元,增长10.9%,占市县支出规模的50.4%。更加关心基层干部群众生产生活,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对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村级党组织活动、日常办公运转和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等给予补助。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政策,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占比提高约1.3个百分点。

根据收入预算编制原则,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因素,2019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4040亿元,同口径增长7.5%;加上中央对我省财力性补助3382.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90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22.9亿元;扣除上缴中央57.5亿元后,收入总量为7677.6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省支出预算拟安排为7677.6亿元,增长8.3%。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央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590.5亿元、上年结转404.9亿元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73亿元。

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必保支出较多,支出增长刚性较强,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等增支需求较大。特别是我省社会事业发展历史欠账较多,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步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018年初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50.2亿元,加上按规定补充199.7亿元后,2018年末基金余额为249.9亿元。

(7)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安排资金104.3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4%。其中:

财政收入方面:2019年,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将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形成强大动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国家重大布局,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等国家重大政策,在我省交汇叠加,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但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今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财政增收压力进一步加大。

四是安排民营企业政策性纾救基金3亿元。支持市县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财务救助,帮助省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纾困。加强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鼓励开展直接融资,加强融资创新服务,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是突出保障重点。坚决按照“三保一优”重要要求,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用于“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点领域。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851.7亿元,为预算的100.1%;加上上年滚存结余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6143.2亿元。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691.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主要用于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省本级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补助市县和上缴统筹基金等。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省级滚存结余3451.5亿元(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省级调剂金结余)。

(三)更加有力地保民生,切实解决群众民生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支持办好30件民生实事,确保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5%以上,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协调,探索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完善民生支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评估,及时纠正不切合实际、不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支出政策或项目,提高可持续性。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55.4亿元,全部按规定补充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四是安排旅游发展资金5亿元。支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世界级旅游文化品牌。整合省级旅游发展资金,支持实施旅游强县强企行动,对天府旅游名县给予激励奖补。

一是安排生态环境保护资金74.5亿元。支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解决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支持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支持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按要求完成生态功能区生态恢复。支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化重要珍稀濒危物种的就地、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基地建设,支持湿地自然保护区完善与修复。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科技支撑。支持实施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和技术示范。支持抓好环保督察整改,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意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5)支持生态环保方面安排资金120.7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9%。其中:

按此举借债务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311亿元,达到8984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加376亿元,达到3049.9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90亿元,达到3083.3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保持不变,仍为121.2亿元。全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达到9985亿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是安排养老服务业发展资金9.6亿元。持续推进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床位适老化改造,继续支持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继续为符合条件的高龄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支持,积极培育养老服务人才,支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五是安排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16.5亿元。落实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5.新增地方政府债务

三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深化拓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支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着力支持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支持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建设。支持在川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健全技术创新引导支持机制,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基地)和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实施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对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成本成效明显的融资担保机构予以奖补。

三是安排体育发展资金6.7亿元。支持实施“群众体育全域化国家战略”,实施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支持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支持申办世界运动会;支持实施“竞技体育全球化星火战略”,保障重点项目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

二是安排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资金25.8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支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污染水体治理和优良水体保护。

根据预计的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现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2019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814亿元,同口径增长7.5%;加上中央对我省财力性补助3382.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0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1.7亿元;扣除上缴中央57.5亿元、对市县财力性补助等2120.4亿元后,收入总量为2230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省级支出预算拟安排为2230亿元,增长7.1%。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央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590.5亿元、上年结转172.8亿元后,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93.3亿元,其中:补助市县1405.7亿元。本次按规定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2019年支出后,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39.9亿元。

四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省投入1234亿元,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平稳发展。制定财政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3456”政策,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机制,重点推进财政补助改为股份、基金、购买服务、农业担保、贴息分险“五补五改”,引导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创建26个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创新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分险制度,着力解决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政策,支持应急物资采购储备,有力支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

2018年,全省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预算决议要求,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指导,认真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积极听取和吸纳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全面贯彻《预算法》,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认真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8)支持服务业发展方面安排资金57.3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9%。其中: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方面的财政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 上一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去年实现“14连调”
  • 下一篇:没有了
  •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意见建议 | 新闻发布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 2006-2022 www.caijx.com 财经信息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