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理财 > 消费热点 > 正文

保险理财,如何防止被忽悠

时间:2016-05-05 01:00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缴费期限不同:所有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一次交清;而银保理财产品有的需要趸交(一次性交清),有的则需分期缴费。

那么,这些乱象何以层出不穷呢?

购买年龄不同:所有银行理财产品均没有投资人的年龄限制;而银保理财产品有投保人年龄的限制,一般不超过60周岁。

对广大市民来讲,防止雾里看花,不被忽悠,一定也要学点知识,分清银行产品和银保理财产品的区别:

漫画/小鱼

□河北日报记者郭春虹

保监会有关人员曾表示,由于业务员一般都是在口头上进行宣传讲解,消费者无法提供录音证据或书面证明材料,发生争议时消费者与业务员各执一词,导致调查取证难度较大。

一位消协工作人员表示,关键是要去除滋生的“土壤”,一方面金融机构要确实按照监管的相关规定办事,另外监管方面也要有严格的问责机制,并为消费者建立畅通的投诉维权渠道。

销售主体不同:银行产品的销售合同上,是以银行作为销售主体的,所盖公章是银行的;而在银保理财产品的销售合同上,出现的都是保险公司的名称,所盖的公章也是保险公司的。

保险理财,如何防止被忽悠

收益构成不同:银保理财产品一般分为固定收益加上分红收益,凡是提到分红类的理财产品,多是银保类产品。如果销售人员提及购买理财产品还附赠“保险”之类的话,则该产品必是保险产品。

记者调查,去银行存款或者买理财产品结果被忽悠地买成保险的案例不在少数,投诉者义愤填膺之余反映,维权非常难,银行和保险公司基本上都是彼此“踢皮球”,相互推诿。

其实,为杜绝存款变保单等乱象,银监会早在2010年11月便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进驻银行网点。在防止销售误导方面,通知还规定,银行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收益与上述产品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不得以抽奖、送实物送保险方式进行误导销售。

有调查显示,在商业银行销售误导现象中,保险当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现象一直“稳居前列”。记者前天去省会青园街与裕华路交口附近一家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时候就被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动员买一款收益颇高的保险产品。

期限、起点不同: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比较短,少则几天多则一两年;而银保理财产品的期限较长,少则三年,多则几十年。同时,银行理财产品起点较高,一般为五万元;银保理财产品起点较低,几千元或一两万元即可购买。投资者一旦遇到期限较长、起点低于五万元,一般可以认定是保险产品。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意见建议 | 新闻发布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 2006-2022 www.caijx.com 财经信息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