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查民生银行股权之变(3)时间:2017-04-10 01:04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刘氏虽然在民生银行和民生人寿的累积股份都略低于泛海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希望系是一个更加紧密的家族,而泛海控股与船东互保协会关系尚难以确定,而中色建设则更像是泛海系的策略联盟。因此,希望系在民生银行和民生人寿中地位特殊,刘永好在民生系中规模最大的民生银 对于东方集团的股权转让,张宏伟的解释是与国际金融公司的良好关系,以及民生银行引进外资战略伙伴的需要。客观上看,转让对于提升公司业绩作用很大,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约1.2亿元,此次转让产生的收益无疑十分可观。另外,东方集团虽然名义上是第二大股东,但在投票权上与实际主导的泛海系和希望系相差甚远。适当减持并无不妥,获得投资收益则更为现实,而这种转让或许可以增进与国际金融公司其他方面的合作。 张宏伟实际控制的以东方实业为核心的东方系共投资5家金融机构,涉及财务公司、银行、保险和证券四大领域。其中,东方系对新华人寿具有主导权,在民族证券也具有较高地位,但投资海通证券和民生银行,更多的可能是财务收益方面的考虑。 2003年工商联正式成立民生人寿时,刘氏兄弟没有放弃机会,刘永行的东方希望持7500万股,占9%,刘永好的新希望则持6000万股7.2%,合计持股16.2%,也低于泛海系。刘永行出任董事,刘永好出任监事长。 泛海系的实际控制人是卢志强,泛海系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已达到近20亿元。目前已经形成集三家证券公司、两家银行、一家保险公司、一家担保公司的金融架构。 最近民生银行一场股权争议引来众人驻足观望,而争议的焦点正是1999年12月东方集团为取得深圳前进开发公司6000万股民生银行股权而进行的一场拍卖。 在上市的大背景下,IFC应是民生银行股东和管理层选定的策略投资者,因而东方集团与IFC的股权转让决不是个体行为,IFC也必然会增持到至少5%左右。 泛海系:扎根民生系列 IFC是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主要向私营部门进行项目投资,还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私营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同时还向企业和政府提供咨询和技术援助。中国目前是IFC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在此之前,IFC已持有上海银行5%的股权、南京商业银行15%的股权,并拟参股西安商业银行12.4%的股份。民生银行已是IFC投资的第四家中资银行。 在前20名股东中有13名实施了减持,累计减持61478万股,其中12名股东先后转让了其全部股份,大股东广东亿通集团公司也全身而退,希望集团是惟一一家只实施部分减持的股东。同时,有三个股东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岁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岁宝热电,600864)维持股权比例不变。
作为民生银行股东三驾马车之一的东方系,事实上并未参与民生银行的创立。 在泛海系中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成员: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是一个社团法人,其控制关系,《新财经》无从查找,但从共同投资方面可以看出其与泛海系非同一般的关系。其在投资海通证券、民生银行、民生证券和民生保险时也与泛海系步调一致,而上述投资涵盖了泛海系的全部金融投资领域。 号称中国首富的刘氏家族控股的希望系,一开始并没有积极响应工商联的号召,只有刘永行的希望集团参与了民生银行的发起并持股5080万股,占总股本的3.68%。身为工商联副主席和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的刘永好则置身事外。 外界普遍认为,无论如何,IFC将会继续增持股份,而民生银行原有的三驾马车将依托“3+1”模式开始海外上市的征程。在民生系列里,泛海系虽然编织了一个金融控股的概念,希望系和东方系虽然也将民生银行当做其金融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但对于民生银行,任何试图独家掌控的企图都会是徒劳。 此刻,泛海系、东方系、希望系集体进入民生银行,成为民生银行的三驾马车。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生银行,600016)由工商联负责组建,59家企业参与发起。1996年2月民生银行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3亿元。1999年11月4日,人行确认实收资本变更为13.80亿元。因此,成立时民生银行总股本1.38亿股,每股人民币1元。而根据发起人协议书规定,各股东按其认缴出资额的1%交纳前期筹办费用,作为资本公积金。 2000年3月,民生银行原大股东广州益通集团公司将5000万股转让给东方集团(600811);2000年5月,东方集团受让中国旅游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2000万股民生银行股权。此刻,东方集团持股1.3亿股,占9.42%,刚好与泛海并列第二大股东。经过发行上市的股权稀释,持股比例变为7.51%。 而最近,东方集团又宣布将所持民生银行1.22%的股份转让给国际金融公司,股份数量4099万股,总价款为2350万美元。东方集团宣称,“此次交易完成后,扣除相关税费,预计可获得收益约5500 万元,对公司2003年度的经营业绩将产生较大影响。”转让完成后,东方集团持股比例将下降为6.29%。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方系顶多也就是民生系列的边缘人。而实际上隐藏在民生银行背后是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工商联)搭台、泛海系操控、希望系强势突入的股权构架。 《彻查民生银行股权之变(第2页)》出自: 至民生银行上市前夕,新希望持股比率达到9.99%,为民生银行最大股东,刘永好由此出任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南方希望持股比例4.7%,为第十大股东,希望集团持股2.37%,为第十三大股东。南方希望法人代表刘畅为刘永好之女,刘氏合计在民生银行持股比例达到17.05%,民生银行发行上市后,持股比例稀释为13.62%,略逊于泛海系。 当时,广东亿通集团公司和中国乡镇企业投资开发公司(今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微弱优势成为前两名股东。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国泛海集团公司以及哈尔滨亚麻厂各持9000万股,并列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6.52%。前20大股东共计持股121202万股,占总股本的87.81%。曾任工商联副主席的李海仓的山西省海鑫钢铁公司亦持股300万股,占0.21%。 但民生银行只是泛海系进军金融业的开始。2001年2月泛海系参与发起了民生担保。 2002年4月,全国工商联再次牵头,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泛海控股、江西汇仁集团、山西海鑫钢铁有限公司、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民营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民生人寿保险公司。民营资本的比例在80%以上,这是工商联时隔七年后,再一次领导筹建的金融机构,也是第一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保险公司,标志着内地民营资本已经涉足保险业。泛海控股出资1.2亿元成为民生保险的并列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的14.45%,中色建设出资1.1亿元,占13.25%。卢志强出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长则先后是工商联副主席严克强和王以铭。可见,泛海系在民生保险中地位非同一般。 到2002年底,卢志强通过泛海控股的运作,参与了全部民生金融家族的各个领域,基本完成了在金融业的布局。此外,泛海控股还持有中关村证券9.74%和光大银行1.11%的股份。 利用民生系列,目标明确而专注有加的泛海系画出了一个金融控股公司的轮廓,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壮举。 业界认为,对于张宏伟的东方集团而言,民生银行更像是一项财务投资。虽然,身为工商联副主席的张至今仍旧担任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
推荐新闻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