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外汇 > 外汇资讯 > 正文

【研】人民币汇率暴动下的金银视角

时间:2017-01-23 01:02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其二,国内央行对于人民币干预强度加大:面对汇率贬值压力增大而外汇储备减少,央行稳定汇率的动机增强。近两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不断发酵,外汇储备从最高点时的接近4万亿美元已降至当前的3万亿,降幅超25个百分点。尤其是近三个月美元指数表现强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剧了市场资金流出,居民换汇频繁迫使央行不得不出台政策以控制资本流出,例如限制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改变人民币中间价货币篮子的构成和下调美元权重等。

  其次、央行主动维稳外汇的意图所折射出的通胀压力暗示了17年商品市场才是投资的方向。在国内“防风险”政策主导之下,房地产政策收紧以及货币政策中性偏紧意味着主导16年财富增值的地产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均不可能是资金偏好的板块。经济短周期复苏更直接的效应是商品市场的上涨,通胀压力升温。鉴于金银不仅仅具有抗通胀属性也存在商品属性,2017年金银市场将明显获得市场资金青睐。另外,2016年金银市场较其他商品市场涨幅有限,在国内金融去杠杆的压力下,涨幅有限的金银市场将凸显价值洼地。

私人库存

美元

库存周期

  其一、美元强弱决定金价的长期走势:由于美元是黄金的标价货币,美元强弱成为影响金价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美元指数见顶回落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对金银市场将构成最大的利多。

外汇储备

  毫无疑问,人民币汇率走势与中美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以及央行当局操作相关。今年年初正是这些因素出现变化造就了人民币突然的逆势大涨。

人民币

  一方面,特朗普扩大财政支出并非可能完全顺畅,例如债务上限问题就可能存在部分阻碍。在不确定性之下市场需要看到切实的特朗普经济政策推出,来证明此前的预计正确。不然,市场情绪将迅速逆转。

金属

  近两日以来,人民币外汇市场暴涨,连续两日升值总计高达1%,人民币贬值预期到底了吗?是什么因素引发了人民币的升值变化,未来将如何走,对我们的市场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一探究竟。

  同样关注国内自身经济基本面,保外汇成为央行的不二选择。在当前国内实施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下,各行业低库存格局必然面临的补库周期可能会推动工业品价格逐步攀升,通胀面临大幅上行将成为掣肘国内经济调控的主要因素之一。此时若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引致进口输入性通胀加剧,届时央行加息的压力将大幅增加,对于根基不稳尚且弱复苏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央行保外汇也是稳增长的调控方式之一,为后期货币政策灵活调整预留出更大空间。

  另一方面,强美元是主要因素。因美联储率先进入加息周期,其中2015年12月及2016年12月联储均实施加息了25个基点,利率提升推动了美元指数走强,而彼时国内仍处于降息周期,经济疲软压力逼迫央行于10月再度下调基准利率,两国之间利差逐步缩小,导致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强。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也将面临利率上调后的负面冲击,尽管此前美国经济反弹,但大部分受益于短期库存上升支持。随着美联储逐步上调利率,耐用品消费以及房地产均将受到负面影响并可能波及到美国经济复苏的稳定性。

  其一、美元指数的回落:尽管市场认为特朗普当选总统,其立志大力推行强刺激政策,必然推动美国经济重新走强,美元指数大幅升值。然而本周特朗普发布记者发布会,意外中对刺激政策并未丝毫提及,令市场大失所望,美元指数随之回落,人民币对美元开始飙升。

  所以在这样的情景下,2017年国内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或放缓,这对于我们金银市场将存在什么的影响?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贬值逻辑请详见一文)

  根据历史走势来看,自15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汇率主要存在三波贬值,如下图所示。一方面央行主动性贬值推动,15年811汇改之后,持续升值的人民币进入补跌期,此前人民币相对其他一篮子货币一度被高估,人民币面临贬值的修复期。

  事实上,我们认为,从远期来看,人民币贬值放缓,美元指数见顶回落存在其必然性。

  另外,近期欧日通胀企稳上升,欧央行12月CPI同比增速已回升至1.1%,德国CPI同比增长上行至1.7%,欧央行料将逐渐接近“去宽松”的时点;日本央行近期也表示,日本经济接近结束通缩,意味着当前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较大概率仍会退出,美联储和欧日货币政策之间的分歧未来逐步趋于收敛的概率在增强,美元短期强势之后或逐步完成筑顶,这为人民币汇率短期企稳创造条件。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意见建议 | 新闻发布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 2006-2022 www.caijx.com 财经信息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