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铝合金造船技术实现游艇行业弯道超车第一人时间:2016-08-05 13:00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admin
北纬37度,被认为是神奇的纬度。在这条“黄金纬度线”上,汇聚了众多现代游艇之都,如旧金山、波尔多、西西里、雅典、首尔等。中国青岛正是位于北纬37度这条黄金线上。8年前,一个有大海情节的青岛人田新站在这片海域上,这片令他眷恋的海,这片占尽天时地利的海,如何将它“搅活”,发展成青岛最具前景的海上旅游业,成为田新最初的梦想。这个梦想,后来令田新义无反顾地奋斗了8年时光,也是这个梦想,让田新带领中国制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
从“量变”到“质变”,国人造船迎来全新转折点 我国自2009年以来,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项指标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虽然在“量”上领先,但造船作为劳动、技术、信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自主研发技术落后,国内的造船企业始终无法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尽管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造船行业有飞速的崛起,但与世界先进造船国相比始终存在较大差距。 2008年,青岛华澳船舶制造公司成立。作为董事长,对机械制造近乎于执迷的田新脱产两年只身远赴国外考察、学习,最终定位在难度相当大的铝合金船艇制造上。“当时的技术完全是澳大利亚的,”田新说,因此华澳的造艇技术起点非常高,起步用的就是国际上数字化造船技术,领先国内同行10年。在国内几乎没有铝合金造船厂的当时,田新的眼光和坚持成就了后来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备游艇制造话语权的华澳。
国外权威研究报告显示,在游艇上每投资1美元,就可以带来10美元的经济效应。游艇生产将带动新型材料、涂料、电子仪器、配件等几十个配套工业的发展。游艇消费可以带动游艇旅游、游艇码头、游艇运输、游艇维修、燃料加注、水上娱乐、餐饮服务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 看准这一商机的田新,率先带领华澳的舾装件实现本土化,公司自主研发的独特技术克服了各种舾装配件的技术难点,车间自行制造使舾装配件成本降低了40%-50%,这一优势在制造大型超豪华游艇过程中体现得更加充分。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
推荐新闻
新闻排行
|